查看原文
其他

从“头雁”工程到社工矩阵,成都金牛用“菁治”破题城市治理人才建设

成都发布 2023-12-22


时间来到12月中旬,成都市汇泽社区党委书记张波有点忙:评选将至,他正对“社区书记陪伴计划班”上的项目做最后打磨;再过一周,涧漕社区党委副书记李环宇要参加一场汇报路演,“可算作对‘口才表达和形象提升培训班’的检验。”另一边,五丁社区党委副书记吉宇在思考,如何把在“两委赋能班”学到的工作法融入社区工作……


他们和其他1200多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一起,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参加了“菁治计划”。



记者了解到,该计划通过对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一系列培训,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发展治理队伍,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期盼,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是“菁治计划二期。一场进行了两年的培训计划,如何以“人才队伍建设”回应“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头雁”工程后再思考 

推出“菁治”2.0

“今年‘菁治计划’进入二期。”金牛区委社治委社区人力资源科范诗梦介绍。


记者了解到,首期“菁治计划”曾组织金牛区社区书记前往上海等地参访,并组建学习成长小组,“收获多”是参与人员的共同体会——五丁社区党委书记张奕冰告诉记者,培训中接触到不少好做法,“心里对社区治理自然生出不少新想法。”城隍庙社区党委书记张月也表示,培训令她们开拓了眼界。



“一期可看作是‘头雁’工程,即提升社区书记的思想、能力。”范诗梦表示,二期更注重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的全盘提升。她解释,社区发展治理对团队整体提出更高要求,“没有明显短板。”另一方面,也出于对社区治理人才梯队培养的考虑。


基于这样一些考量,二期内容更加丰富,“设置了社区书记陪伴计划班、社区两委赋能班、口才表达与形象提升培训班,并安排外出参访”。范诗梦举例,社区书记陪伴计划班强调“带项目进组”,即进组的社区书记按主题申报项目,同时聘请专家开展8个月的针对性辅导,“最后每个人都有项目落地,并且还将进行‘十佳’项目评选——人人有收获。”


社区两委赋能班、口才表达与形象提升培训班更多针对社区书记之外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赋能的同时也强调“释压”;而今年的参访点位也更加丰富,包括成都本地和南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的优秀点位。



人人有收获:

带着项目进组、带着思考回归

今年年初,“菁治计划二期启动。


“我带着‘合伙人共创公益汇泽’项目进入社区书记陪伴计划班。”沙河源街道兼职委员、汇泽社区党委书记张波同时也参与街道办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他告诉记者,此前关于该项目他们已有想法,“但不成熟——关于如何展开,没有理清楚。与他同组的还有5名社区书记,均为“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方向,搭配有一位社会组织方面的专家。与此同时,其他小组的项目主体分别为“微网实格建设”“社区资源整合”“小区治理”“社区生活服务”。



培训有理论授课,“讲课的有专家、成都市优秀社区书记。”令张波感触最深的是专家实地走访,“我们组的孙老师来汇泽社区三次,针对项目与社区两委、社会组织以及居民等交流,几场‘头脑风暴’下来,很多事就理顺了。”张波感慨:“这样的培训不是大锅饭,是‘单锅小炒’。”


“思路清晰了,事半功倍、举重若轻。”张波说得有些兴奋。他谈到项目:要发动居民,要让有意愿参与的人都是合伙人,要建立社区微基金,实现可持续发展……采访时,张波正准备材料,过几天他要带着项目参加评选答辩。


涧漕社区党委副书记李环宇则在准备一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表彰路演。在他看来,这也是对他参加“口才表达与形象提升培训班”的成绩检验。“一共有五次课。”让李环宇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像平常一样介绍涧漕社区,“老师现场给予了纠正,很详细——走位、语气、用词……非常有用。”


“社区两委赋能班”以“优秀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育园地和培养社区书记后备人才”为目标,五丁社区党委副书记吉宇从培训班回来后,最近在思考:如何将学到的工作法与社区工作结合,创新工作思路、高效推进社区示范创建。


专家:

社区治理  “人”是战略要素和第一资源

 “二期”接近尾声。记者了解到,按照计划,接下来工作还很多。


“主要是培训产出。”范诗梦解释,金牛区委社治委方面将精选5个社区实践案例汇编成《社区提能工具包》,“为社区工作者提供可借鉴和复制的经验”;同时,部分社区书记的项目将以经典案例的形式为全区社治系统培训提供支撑,并成为金牛区对外交流的社区治理范本,“教学相长——我们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要成为其他地区的学习对象。”



培训正在超越“培训”本身。


“‘菁治计划项目特别好。” 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文翁社区党委书记孙玉凤表示。她从事社区工作20余年,也是成都市第十七届、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在孙玉凤看来,培训的针对性很强,根植于每个社区实际,提炼想法、发起和推进项目,“因地制宜。”另一方面,培训本身也事实上建立了一个社区专职工作者交流的平台,“可以激发工作思路。”


在上海宁远社工事务所理事长、成都至和社区发展与治理促进中心理事长陈强看来,当下社区发展治理已经进入深水区,公众需求愈加多元,相应的对于社区专职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需要更高效、更精准、更精细,让市民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在这个背景下,他十分认可“菁治计划,“可以看到当地对于新阶段的社区人才培养的思考。”


具体而言,他提到,“菁治计划——尤其是二期,有理论研究,也有项目实操,还有实地参访,“结合后续的培训产出,实现了一个闭环。”通过人才培养以及后续带来的效能改变,实现良性循环,抓牢了“人”这一战略要素和第一资源,提升城市智治、众治、善治效能,“这是一种更长远的眼光。”



推荐阅读>>

○甘肃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华西医院、成都消防紧急驰援!

○六连跌!今晚,国内油价或迎年内最大降幅

○成都这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今起,预警启动!限行时间有变

○酒驾醉驾新规来了!本月28日起施行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彭亮

图据受访者

成都发布编辑|哒哒
扫码进群↓

点赞在看↓转发周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